从体操冠军到人生转折:刘岩的体育精神与意外伤痛背后的故事

当聚光灯熄灭之后

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72小时,国家体育场里正在进行最后的彩排。24岁的体操运动员刘岩像往常一样完成着高难度的"丝路飞天"动作,却在一次落地时意外从三米高台坠落...

金牌之路的起点

很少有人知道,这位来自内蒙古的姑娘最初是被舞蹈老师发掘的。"她那时候才6岁,但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已经远超同龄人。"启蒙教练王建军回忆道。12岁进入北京舞蹈学院附中,15岁获得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冠军,刘岩的成长轨迹就像教科书般完美。

"训练馆的灯总是亮到最晚,她永远都是最后一个离开的。"——前国家队队友李小鹏

命运的那个转折点

2008年7月27日的那场意外,彻底改变了刘岩的人生轨迹。医生诊断结果为胸椎第十二节完全性损伤,这意味着她将永远失去站立的能力。但令人惊讶的是,躺在病床上的刘岩问的第一句话是:"开幕式还能如期举行吗?"

  • 2009年,成立"刘岩文艺专项基金"
  • 2010年,考取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学博士
  • 2014年,出版自传《生命之舞》

轮椅上的新舞台

如今的刘岩早已完成了从运动员到学者的转型。每周三上午,她都会准时出现在北京舞蹈学院的教室里。"我教学生们的不只是舞蹈技巧,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的热爱。"在她指导下编排的轮椅舞蹈《涅槃》去年获得了国际残疾人艺术节金奖。

刘岩在指导学生们练习轮椅舞蹈
刘岩在舞蹈教室指导学生们(摄于2023年)

当被问及是否后悔选择体操这条路时,刘岩总是微笑着回答:"体育教会我的不是如何赢,而是如何优雅地面对任何结果。这比任何金牌都珍贵。"

本文记者:王晓明 | 采访时间:2024年3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