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伪球迷指南】那个被啤酒和烧烤填满的世界杯夏天,我们到底在看什么?

当朋友圈突然冒出二十个"阿根廷老粉"

六月的蝉鸣还没响起,公司的张会计已经换上了梅西同款蓝白条纹衫。这位上周还在茶水间问"越位是不是犯规"的中年男子,此刻正对着手机屏幕里的莱昂内尔·梅西热泪盈眶。

"我从2006年就看好这个小伙子!"——张会计在小组赛首战后的发言

写字楼电梯里突然开始流行战术分析:"克罗地亚的4231阵型明显克制巴西的内收边后卫..."说这话的策划部小王,三个月前还把足球经理当成炒股软件。

烧烤摊上的世界杯经济学

  • 凌晨三点的龙虾馆突然开始转播突尼斯vs澳大利亚
  • 超市啤酒销量同比上涨170%,其中83%的购买者分不清角球和界外球
  • 某宝"世界杯同款"搜索量暴增,包括但不限于:C罗同款发胶、内马尔同款冰袋

楼下便利店的老李头最近总嘀咕:"这些年轻人,赢球就买香槟,输球就买二锅头,横竖都是我赚。"说着把过期三天的薯片全部贴上"世界杯观赛伴侣"的标签。

伪球迷生存法则
  1. 永远说"这裁判买了吧"比分析越位线安全
  2. 德国队输球时要严肃地摇头:"勒夫走后问题很大"
  3. 准备三句万能评论:"体能下降明显""心理素质不行""教练换人失误"

决赛夜那天,整条小吃街的电视机都在嘶吼。穿葡萄牙球衣的姑娘为法国队进球欢呼,戴巴西队徽的小伙对着姆巴佩吹口哨。凌晨四点,不知道谁喊了句"阿根廷是冠军",二十多个烧烤架同时迸发出油星,像极了伯纳乌球场的烟花。

——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分不清442和433,但依然为足球欢呼的夏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