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少年运动员三向软骨过度使用损伤:一例罕见病例报告及其对骨骼发育的警示

1 引言

青少年运动员的过度使用性生长板损伤日益受到关注,但涉及骨盆三向软骨(Y形连接坐骨、髂骨与耻骨的生长板)的病例仍属罕见。既往文献仅报道过2例类似病例,且多与高能量创伤相关。本案例首次详细记录低强度重复运动(足球每周6-8小时训练)导致的应力性损伤,影像学显示左髂坐骨生长线过早闭合(图1),挑战了传统认为此类损伤仅由急性创伤引起的认知。

2 病例报告

13岁男性患者因左髋慢性疼痛就诊,无急性外伤史。体检发现髋关节屈曲内旋时疼痛,BMI 19.7 kg/m2

。X线显示左侧三向软骨横向部分闭合(图1),CT证实生长板模糊(图2),MRI可见T1序列无骨髓替代但STIR序列骨髓水肿(图3)。患者暂停足球3个月后随访MRI显示信号减弱(图4),症状完全缓解。6个月后重返运动无复发,影像学确认无进展性畸形(图5)。

3 讨论

该病例揭示三向软骨损伤与Salter-Harris分类的相似性:Bucholz提出其可类比I、II、V型生长板损伤。重复微创伤导致局部炎症和血管变化,最终引发对称性生长板闭合。值得注意的是,MRI早期曾误疑肿瘤(80%高级别骨肉瘤可穿透生长板),但T1无骨髓置换及随访信号减退排除了该可能。

研究强调青少年运动员单一专项训练的风险:美国约2700万6-18岁青少年参与团体运动,但现有损伤监测体系可能低估过度使用损伤的真实负担。本案例管理策略(完全休息3个月)的成功,为类似病例提供重要参考,但长期随访数据缺失仍是局限。临床需警惕无创伤史的持续性局部疼痛,早期干预可避免骨骼发育畸形等不可逆后果。